2020年3月16日 星期一

台灣城市治水妙招——生態滯洪池


  由於台灣城市的大部分土地都已經依照城市規劃被開發,排水防蓄水池洪系統可擴充的腹地相當有限,單純的拓寬渠道並不能有效提升防洪能力,全面加高堤防阻絕親水也不易被人們接受,因此台灣地區將生態滯洪池化糞池作為一種彈性策略被廣泛運用到台灣綜合治水中,如台南科學工業園區滯洪池、台南仁德滯洪池、高雄本和裡滯洪池等。
  什麼是生態滯洪池?
  台灣生態滯洪池(Detention Basin)是在傳統的、功能單一的調洪沉砂池、雨水調節池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它通常結合綠地和水體進行設計,占地面積大(幾公頃至幾十公頃不等),常設於流域內的泄水區、洪泛區或高灘地等易受淹浸的區域,以利於暴雨期間容納暴雨徑流。生態滯洪池能夠降低洪峰流量、延緩峰值出現時間以及增加入滲能力。暴雨過後,釋放出積蓄的雨水量,又可發揮海綿體的作用,因此也稱為滯洪汙水處理蓄澇型人工濕地。
  如何設計生態蓄洪池?
  1。整體規劃很重要
  參考附近環境景觀整體規劃,對滯洪池進行兼具景觀、休憩功能的U型溝規劃,賦予滯洪池生命力,構成的“水綠復合系統”。此外,滯洪池現階段規劃還考慮場地的長遠使用目標。考慮到未來建築的構建,滯洪池在設計時盡量避免結構體,利於建築的基底施工。
  2。生態工法貫穿設計
  生態滯洪池盡可能減少硬質結構設施,邊坡提供主要的安全需求,輔以植物材料以提供美觀和良好的水域生態環境,采用植物、木材和石材等天然材料保護河岸,提供整體穩定性。池邊用鵝卵石堆砌緩坡代替傳統圍擋,創造出多樣性的孔隙構造,並用土壤填滿卵石縫隙,以達到緩慢滲透排水的能力。滯洪池工程引入“親水池畔”的設計概念,鋪設碎石環繞步道、建石板橋,為員工和附近市民提供良好的親水空間。
  3。布置浮水噴泉,活水造景

  由於生態蓄洪池水位涵管經常變化,且需要適當增加一定的設備循環活水增氧,但一般的增氧設備無法滿足水位經常變化,且還需考慮為周邊營造美觀環境,通常在濕式滯洪池中都會布置適量滯洪池的浮水噴泉式曝氣機,增氧活水造景,且不受水位變化影響。但由於滯洪池有時水位會暴漲,水量激增,因此,選擇的浮水噴泉式曝氣機需嚴格把關質量上的要求,整體結構需耐衝擊,水泵質量需有保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